河北科技成果直通车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(张家口专场)成功举行
发布时间: 2024-06-06
发布机构:科学技术局
字体:[大 中 小]
分享至:
体裁分类:工作部署
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,加快京津科技成果转化。6月5日,河北科技成果直通车—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在张家口市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、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共同指导,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局 、中科智汇工场联合主办,中科(河北)智汇工场承办。活动的举办,搭建了科技、企业、院所、金融机构融合创新的桥梁,推动了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,促进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要素协同,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孙立永表示,此次活动是省科技厅服务市县、服务企业的重要举措,也是支持科技创新、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,目前已高标准搭建了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、技术交易平台和线下河北省创新成果展示服务大厅,实现了成果转化工作的“一站式”、全流程服务。同时在阳原县设立了“科技成果直通车阳原联络处”,与京津冀、省内外百余所高校、科研院所形成紧密合作。2023年以来,共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路演活动、科技成果直通车、京津冀科技成果对接会、中国科学院专家河北行、技术成果供给沙龙等科技成果对接活动78场(次),促成合作签约343项,合同金额11.55亿元。
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董峰表示,张家口市科技系统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,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这条主线,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构建“京津研发、张家口”转化新模式。目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、院士重点合作单位4家、省级研发平台47家。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,总数位居全省第二。积极推动张家口与京津高校、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建设,加速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种子在张家口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丁治明以“AIOT时空感知大数据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”为主题向与会嘉宾进行深入分享,他表示,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经济转型升级的双引擎。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,数字化转型则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路径指引,关于数字化转型,核心在于数字化转型时离不开平行系统,并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协同,进而实现生产、调度、安全、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。
会上成功发布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大数据等创新成果100项,促成了张家口映雪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体育学院科学研究院—高山滑雪数字人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、怀来欧洛普过滤器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—电容型含水传感器检测性能及试验系统研究等6项合作项目签约,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5位专家围绕无线网络安全、大数据监督系统等领域进行项目路演。中信银行围绕科技创新服务架构,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、普惠金融供应链上游服务等进行了解读。我市科技管理部门、科技型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17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(河山新闻记者 郭霞 通讯员 刘彦栋)
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